常言道得好:“五個手指頭尚且不是一般長短。”可見普天下的人,雖然都是兩肩膀頂著一個腦袋,但若比起“美醜善惡、高矮胖瘦、文武技藝”卻實在是有萬般差異,從不能一概而論。
人是如此,貓也一樣,譬如貓能捕鼠,那就好比是人會張口吃飯,是牠身上與生俱來的本事,不足為奇,普天底下的家貓野貓,除了捕鼠爬樹,更是根據其品相種類不同,也自是有千支萬派的能為,哪能夠一模一樣?
所以有的貓擅能捕鼠鎮宅,有的貓則專門會些偷食摸雀之道,更有許多罕見罕聞的奇異能為,不在本回話下,本回單表在隋唐年間,唐王李世民率軍東征西討,有一天他單騎探營,結果暴露了行蹤,遭遇大隊敵軍追殺,逃到黃河邊上,眼看著走投無路,就要被生擒活捉了,但他是真龍天子,免不了有百靈相護,正在千鈞一髮的緊要關頭,就見黃河裡有一隻形如葫蘆的大花貓,隨波逐流起起伏伏,從上遊漂了下來。
唐王李世民情急之下落到水裡,兩手揪住貓尾巴,掙紮著遊到對岸,終於擺脫了敵兵的追擊,事後連他自已都覺奇怪,世上怎麽會有能渡河的貓?便以此事詢問部下,唐王駕前有個徐茂功,是個廣識方物的奇人,他先說此乃我主“吉人自有天相”,然後講起有種“渡水葫蘆貓”。
這種葫蘆貓,說是貓,其實不是貓,體形比常貓大出許多倍,應該是深山裡的一種“狸貓”,體態渾圓,尾長毛長,習性反常,能夠潛渡長江大河,在水裡靠著捉小魚小蝦為食,牠可以七天七夜都不上岸。
靈州城的野貓們,在塔王寺古井裡吃了虧,倘若在平時也隻索要罷了,畢竟野貓沒辦法下水捉魚,可那深潭中的“金鱗鼉魚”是婆羅國的珍異生靈,吃了可以延年益壽,群貓嗅到了魚腥,便再也按捺不住,打定主意要吃這兩條井底金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