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倚天屠龍飛鷹記

No.029 十步一殺

到了安慶,殷俊親率神蛇壇的五老一子,下船離開。按照殷揚的計劃,趕去與留守江南的十二太保,以及朱雀壇常金鵠等匯合,意做最後的準備。

殷揚,唐斬,方西墨,則仍是和俞蓮舟,張翠山夫婦同行。這是當時在海上便已經說好了的。

“晚歸天鷹,先回武當。”

這也是俞蓮舟,當初肯應殷揚要求,乘坐天鷹教海船回歸中原的原因所在。

舟行數日,到得武穴,便已是湖北省境。

這晚,船至富池口。當夜,月白風清,空氣爽朗,殷揚,俞蓮舟,與張翠山一家飯後聊天,說到張三豐百歲壽宴這一武林盛事,張翠山大歎“老天待他不薄!”,俞蓮舟當下笑言恩師九十五歲壽誕,六兄弟稱觴祝壽之際,張三豐對張翠山的大加讚賞,說是能承其衣缽,張翠山趕忙連連謙辭。

殷揚的心裏,卻是聽得一動。

武當七俠中,宋遠橋謙淡衝和,儒家養氣功夫恐怕頗為了得,當是武當二代弟子中的內功修為最強。而俞蓮舟,無親無故,則是將本門武功練得最為刻苦勤懇,內外功兼備不說,更是常年行走於江湖,與人爭鬥的經驗極其豐富。卻和因要主持派中事務,從而經常留在山門的大師兄有所不同,實可算七人中戰鬥力最高的一個。

但若要數七俠當中,潛力最大悟性最高者,卻非自己的這個姑父莫屬!

就拿《倚天屠龍功》來說,雖然沒有張三豐親自指導,但也苦練經年的殷揚心裏,便即有數,這門功夫哪怕自己再怎麽苦練,成就怕也是遠遠不及張翠山本人的。

這一夜裏,還談到了張三豐當年出少林的往事,張翠山早聽師父說過自不用提,殷素素本是閑不住的個性,卻是對此極感興趣地說道:“原來峨嵋派上代與武當派還有這樣的淵源。這一位郭襄郭女俠,怎地又不嫁給張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