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推移,來客越來越多。
宋遠橋等,事先隻想本門師徒,共盡一日之歡,卻沒有料到竟來了這許多賓客。六名弟子分別接待,卻又哪裏忙得過來?
張三豐一生,其實最厭煩的便是這些繁文縟節。每逢七十歲、八十歲、九十歲的整壽,總是叮囑弟子不可驚動外人。豈知,在這百歲壽辰,竟然是貴賓雲集。
雖然他交遊遍及天下,座下七弟子更是行俠仗義,廣結善緣。但武當派真正的至交好友皆知張真人不喜鋪張,此次隻是送了些賀儀前來聊表心意罷了。現下的武當山上,許多三山五嶽,兩湖四海的江湖中人,倒是有不少借著武當張五歸來的由頭,前來湊湊熱鬧,混吃混喝混看的。
張三豐身為當今武林的天下第一人,因為常年閉關參研武學的關係,已有多年未在人前露麵。更何況,這百歲壽宴確屬稀少,對於武林中人來說,如此罕見盛況又怎能輕易錯過?
客人流水般陸續達至,到得後來,這紫霄宮中,就連給客人坐的椅子,也已不夠了。
無奈之下,宋遠橋隻得派人去捧些光滑的圓石,密密的放在廳上,權當座位。各個門派幫會的掌門幫主,當然尚有座位。而其門下眾多的低輩弟子,門人徒眾,就隻好委屈著坐在石頭上了。至於,斟茶的茶碗分派完了,也隻得用些飯碗、菜碗來代替奉茶。
再過了一會兒,那個今天一早開始,便顯得有些人來瘋的小道童,又一次,興衝衝地跑進來報道:“峨嵋門下弟子靜玄師太,率同五位師弟妹,來向師祖拜壽。”
正站在廳前的宋遠橋與俞蓮舟聽了,俱是微微一笑,望向了身旁正自滿臉通紅的殷梨亭。
這時,莫聲穀正巧從外邊陪著八九位客人進廳。而張鬆溪、張翠山兩人,也剛剛忙完從內堂轉出。幾位師兄弟,聽到峨嵋弟子到來,也都朝著殷梨亭一齊微笑。最後,還是張翠山見得殷梨亭神態忸怩,好笑不過,便拉過他手,笑道:“來來來,咱兩個去迎接貴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