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師法哲學解牛劍,無心之得逍遙行武學一道,非是為了爭強鬥勝,乃是為了強身健體,益氣養生。
而每一家武學的形成,概莫能外,皆源出於自然,通過體悟天地之道來形成自己獨特的理念和思想。
而這才是其核心所在。
各家門派為了防他人偷學自家的武學,一般不會將這種思想寫在紙上。
就是寫在紙上,也是寫的諱莫如深,讓人難以看懂。
如果不能深刻理解一門武學的核心之理,就不可能將其練到最高境界。
這就是為什麽武學之中很多招式是相同的,使出來卻大相徑庭,威力千差萬別。
這並非單單是因為功力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招意。
中國自古而來武學有兩大源流,道家、佛家。
不論佛道武學的哪一種,其核心思想都源自於其教祖對宇宙大千及人類自身的理解。
而說白了,這種思想就是現代的哲學。
自己要想創出一門強大的劍法,也得從哲學上下手。
佛家思想他不喜歡,而道門思想他卻頗為推崇。
道家祖師為老子。
洋洋灑灑五千言《道德經》,寫盡了天地間所有的道理。
在現代之時,他還聽說過外國人研究《道德經》,連宇宙大爆炸理論都看出來了。
這是何等的智慧。
其次為莊子,很多人認為他才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所著《莊子》一書亦是包羅萬象。
這次曾進就是要從其中學一種高深至極的招法。
他認為,那可比什麽從劈波斬浪中練就的獨孤九劍,亦或是觀海聽潮所悟的覆雨劍強多了。
那是真正達到了技近乎道的境界了。
《莊子》之《養生主》一篇中庖丁曾言:“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
三年之後,未嚐見全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