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熟知原著,淩牧雲很容易就確定了來人的身份,來的這個老道不是別人,正是全真七子之首的丹陽子馬鈺!
丹陽子馬鈺是王重陽的首徒,也是全真教自創教祖師王重陽之後的第二任掌教,為人仁厚平和,精研道法,在道學方麵的造詣為全真七子之最,乃是當世一等一的道學大家。雖然因為不常走動江湖的緣故,馬鈺在江湖中的名頭不如丘處機等常走江湖師弟來得響亮,但其實武功相當不弱,僅次於長春子丘處機和玉陽子王處一,在全真七子中可排第三,而且因為修練時間較長,內功修為還在王處一之上,便是與全真七子中武功最高的丘處機相比也是不弱分毫。
此番馬鈺之所以現身大漠草原,是因為從師弟丘處機那裏得知了丘處機與江南七怪打賭之事,得知江南七怪為一諾之約不遠萬裏奔赴大漠草原,苦熬多年尋覓教導忠義之後,更為此搭上了一位兄弟的性命,心中對江南六怪好生敬重。
又從尹誌平口中得知郭靖並無內功根基。他身為全真教掌教,深明道家抑己從人的至理,就不想讓師弟丘處機又在這件事上壓倒了江南六怪。但奈何他數次勸告師弟丘處機認輸,丘處機卻說什麽也不肯答應,於是就親身遠來大漠,苦心設法想要暗中成全郭靖。否則哪有這麽巧法,放著全真教的基業不管來這大漠草原,又剛好來到郭靖的麵前?
馬鈺向淩牧雲讚道:“公子填得一首好詞,正合眼前此景,文采卓然不俗,深具大家風範,當真是文武雙全,隻是不知公子尊姓大名,為何會來到這漠北草原荒涼苦寒之地?”
淩牧雲誦的本是金代元好問的千古名篇《摸魚兒·雁丘詞》中的半闕,隻是此時元好問雖已生,但還未作這雁丘詞,馬鈺之前自然無從聽說,就以為是淩牧雲所原創。全真七子大多出身世家大族,雖是武林中人,但文學素養也是不俗,自然能夠品鑒出詩詞的好壞。而淩牧雲腰間懸劍,一看就知是習武之人,所以馬鈺才會這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