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我並非明太祖後裔,但是對於明鏡我極其感興趣。某一次,我得到了明鏡的一點線索,但是估計自己又無法勘破其中的秘密,於是找到了這位教授——孫誌安。我們淮南的一個偏僻的小村子——居仁村。村頭有一棵半死不活的老樟樹。入村就有一大群拖著鼻涕的小子圍上來,我急忙發糖。幾個認識我的年紀稍大的小子一邊啃糖,一邊大聲招呼:“叔叔,你是誰啊!”
“我姓朱……”
“朱叔叔……”
村子不大,此刻又是農閑,頓時老老少少都湧出來看熱鬧,村長親自來迎接我,拍拍肩膀說道:“朱家的小子,當初我看你覺得不一般,現在發達了。哈哈!”
我轉念一想,似乎村子裏有一個和我同姓且年紀差不多的人,很早以前就離開了這裏,所以他們誤把我當作了他。當下我就滿口應承。
鄉下日子過得極為辛苦,一年到頭都在田裏勞作,隻有正月裏幾天才可放鬆。這次遇到我——雖然是冒牌的衣錦還鄉這件喜事,哪裏肯這般容易放過,一幫大老爺麽擁著我去敲詐買酒喝。我當下掏了錢,假稱孫教授是我朋友。男人們坐在村委會禮堂的地鋪上,點著電燈,大吃大喝,酒過三巡,村長的舌頭也大了,我向他說道:“老村長啊,這次我回鄉,是要圓兩個心願!一來我家裏人都過去的早,靠著鄉裏鄉親接濟吃百家飯才長大。我也不算有本事,這次帶著對象過來請大家歡宴一頓,當作感謝!二來,我也為家人的掃掃墓了,這麽多年了,需的我盡盡孝心!”
村長含含糊糊說道:“做人不忘本,好,好。”
我小心翼翼地問道:“我忽然記起來,我家鄰居的那個老秀才,他幫我取名字又教我識字,我認他作幹爹了。他死了這麽多年,還留下什麽東西,我替他收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