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縣,地處西緣,戶口三千戶,算是下縣。
自長安出發,一路行進,用了八日功夫,就已經到達了安川縣境內,此時又已經是六月初了。
經過了鄭單提點,他才真正清楚隋朝的地方官製,隋文帝楊堅接受了楊尚希的建議,按照“存要去閑,並小為大”的原則,於開皇三年對地方行政機構進行了大規模的精簡整頓,把州、郡、縣三級製,改為州、縣二級製,罷天下諸郡,以州直接統縣。
州設刺史,縣設縣令。
縣下五家為保,五保為閭,四閭為族,分置保長、閭正、族正,進行嚴密的控製。
隋文帝改革地方行政製度的一項重大措施,是完全廢除了漢代以來州郡長官可以自行辟署置僚佐的製度。
這樣就大大加強了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控製。
隋煬帝大業三年又易州為郡,地方官製變成郡縣二級。
原來,縣令其實也有三等,分為上縣從六品,中縣正七品,而下縣隻有正八品了,因此自己從八品,管理安川縣下縣,如果掛上一個代理,其實正好。
果然,古代官階是第一大事,怎麽可能出現大錯誤呢?張宣凝到了安川縣境內,離縣城十裏,按照規矩,不應該繼續前行了,而應該派遣幾騎,先一步出發,快馬通知縣衙前來迎接。
按照規矩,本應該在張宣凝稍等幾時,在中午一刻之前,縣衙之人就應該趕到,但是足足等了半個時辰,卻不見一個迎接自己的人影,張宣凝頓時大怒,決心按照古代官場規矩,殺幾隻雞來了。
才下了決心,就看見一行人前來。
“哎呀,有失遠迎,還請石大人恕罪恕罪!”一個青年,穿著九品帽飾的官員翻身下馬,看上去不過十八九歲而已,連忙向著正在一處簡單的繡茶中的張宣凝笑著拱手作禮,雖然按照規矩,行政上,品級隻差有一級,拱手作禮就可,但是第一次拜見主官,也應該下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