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暑假結束
每天中午,劉媽和劉奶奶會在大廳裏挑選淮山種子,把個頭大的小的壞的都分好類來。此時劉爸就會去別家挑點主人不要的豬糞回來和灶灰一起和成農家肥備用。
而劉言三兄妹呢,則是在房間裏寫作業。各自忙完了就去午睡一下,到下午…多的時候起來喝點粥準備就出發去幹活了。孩子忙到六點這樣就可以回家準備晚飯了,而大人們則是等到天擦黑了才挑著農具回家。
如此忙碌了五六天,已經種好了四五畝地的淮山。還沒種好的,也隻有先暫停了。因為插秧的時候到了,早早的劉爸就去請了叔叔劉富軍的幹爹來幫忙犁田和耙田。而且今年夏天,雨水也足。
要不田裏缺水的話,家家田地都需要水,小水溝的水根本就不夠用。往往是小水溝下遊的人辛苦地去跟田水,上遊的人輕鬆地就把水截住。下遊的人遇到這種情況往往都很氣憤,我三更半夜起來跟水,你那麽輕鬆就把我的勞動果實給截走,我能不火嘛我。然後就開始吵起來,吵得火大了不過癮還叫兄弟來打群架。田地收成,真的是農民的命根啊。
一大早,劉沁三兄妹就帶著小板凳來到秧田,本來以為是最早的了,哪知道附近的秧田都已經有人在拔秧了。現在還是傳統的育秧插秧,拋秧的種法現在還沒有人知道呢。在田裏拔秧的大多都是小孩子而且彼此也認識,邊拔邊聊,時間倒也過得快。
不過劉沁在劉爸挑著擔子來挑秧的時候就跟著他去了水田裏。到了那,劉爸就把一個個紮好的秧扔到水田裏,然後就拿起鐵耙把田裏的草啊弄到一處扔到路邊,順便把田裏凹凸不平的地方弄平整了,這樣方便劉媽她們兩個插秧。
劉沁把褲腳卷到膝蓋,再卷起袖子就下田了,這時劉媽已經把這四分田分成了三列。劉沁拿起秧苗跟在劉媽已經插好的行裏按著直線來插秧就行了。插秧的快慢其實就是看兩隻手的配合程度,劉**速度在全村來說都可以算得上是最快的,所以每年都有不少的人請她去幫忙,而酬勞隻是五塊錢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