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入聊齋

第六十一章:考試

(新的一周,新的開始,新的進步,求各類支持!)

三天時間,王複就將《石頭夢記》抄寫了一份,然後把手稿還給陳劍臣。

拿了手稿,為了摒棄雜念,陳劍臣刷刷刷的,連續在白紙上寫了十個“靜”字,每寫一個,他都感覺情緒安靜一分,到了最後,感到已完全的心平氣和了,於是端坐下來,翻開《石頭夢記》——

這一次,他竟看進去了。

感覺有些玄妙,就像變成了另一個自己,在研讀筆記一般,筆記上的字句,一個個,一行行,似清水潺潺,流過心頭,卻留下了清晰的印記。

陳劍臣的精神,十分集中,思維在高速運轉,一如回到了那一年奮戰高考的歲月,哪怕對於那些枯燥到極點的數理化十分厭惡,但還是能把所有的公式、所有的方程都一字不差地牢牢背了下來。

這,應該也算是一項本事了的。

……

在接下來的近半個月的時間,陳劍臣一直在攻讀《石頭夢記》,遇到疑難處,就翻開四書查閱,還搬來林林總總的四書注疏,小山似的堆放在房間內——既然確定了要破而後立,那就得先把枷鎖套上去,熟悉其特姓,破綻,漏洞,再一舉破開,永不成羈絆,而不僅僅是流於表麵的下意識的排斥,視而不見。

此過程或者存在風險,誰能保證枷鎖戴上來,戴著戴著就適應了,脫不掉了?

這並非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所謂製度,就是從開始不喜歡,到慢慢習慣,再到離不開的一個荒誕過程——好在陳劍臣的外來者身份,以及身懷《三立真章》,能保證最大限度地把這個風險壓製了下去。

有努力,就有回報。

一個月後,陳劍臣已能有模有樣地寫出一篇完整的八股文了。

猶如及時雨般,就在歲考科考來臨的前夕,他終於漸漸把握到了時文製藝的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