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更新,求票票支持鼓勵!)
陳劍臣背著書筪,把木架上的布幔支起來,整個人遠遠看上去,就像一頂小型轎子。其實這支架布幔隻能起到一般的作用,比如說刮大風下大雨就沒轍了,主要還是當帽子,遮陽防曬沒有任何問題。
陳劍臣身穿白色的書生袍,帶著儒巾,再背著書筪,正是一個典型的外出遊學的書生形象,並且一定是窮書生。
皆因有錢的讀書人哪裏需要自己背負沉重的書筪?都是有下人或者書童代勞,自己則可以一身輕的手搖灑金扇,做逍遙狀。
陳劍臣莫名地想起在《倩女幽魂》裏麵,張國榮就是這番形象出場的,相比起他一路上風餐露宿,受風吹雨打,狼狽不堪,其實自己還算比較輕鬆。
陳劍臣沒有代步工具,以前的小毛驢早賣掉了,也不堪大用,至於馬匹馬車俱屬於稀罕物,很難弄得到。所以,就隻有步行了。
換了一般文弱書生,步行十幾裏路肯定吃不消,隻怕走得幾百米遠就腳板起泡,疲倦欲死了。但陳劍臣早鍛煉習慣,健步如飛,一口氣走了一個多時辰都不感覺疲憊。
中午時分,陳劍臣看到了景陽村的輪廓,不過他並沒有進去,而是從旁邊繞過去,直奔楓山。
——又是一年秋天到,楓山又到了旅遊“旺季”,不過由於前幾天一直下雨,對出行有礙,所以路上並沒有見到從城裏出來的文人搔客。否則,憑著陳劍臣這一身打扮,至少可以撈到個順風車坐坐。
陳劍臣獨自出城,奔赴楓山,其實目的並不完全是為了找嬰寧。一方麵楓山後山連綿浩大,他不知道嬰寧的洞府在哪裏,想找它等於大海撈針;另一方麵,他選擇這段時期離開江州,主要還是為了避開那煩躁的弘法大會。
江州城弘法大會持續三天,在城府廣場處搭建一座巨大的場子,天天吹**螺,高僧們輪流上去講經,場下則是信眾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