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拂曉和尚……對於金山寺,陳劍臣進入蘇州城後有所耳聞,乃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大寺廟,就建立在蘇州河下遊一個河灣邊上,依山傍水,占地數百畝,非常的宏偉,本身就屬於蘇州十景之一,很是著名——在朝廷曆年的反佛行動中,金山寺竟然不受牽連,屹立不倒,反而越發的香火旺盛,想必其中必有獨到之處。
陳劍臣忽然想到道門有嶗山、昆侖、蜀山三大流派,那麽釋家應該也有執牛耳者?難道就是這金山寺?
隻是話說回來,這一次正明帝組織弘法,專門從那度印國請來諸多僧侶又是什麽回事?釋家根源,源遠流長,但歸根到底都是從度印國傳進來的,然而那金山寺一脈進入中原後,經過多年的傳教,無論形式或是內容上,應該都發生了諸多變化……和拂曉和尚的這一次照麵,陳劍臣立刻就知道對方法力高深,隻是具體不知高深到什麽樣的地步。與慶雲道長的結識,讓他了解到許多關乎道門的概念常識,但對於釋家,所知就不多了。
或者,真要去金山寺一趟?
從拂曉和尚剛才的態度表現看來,對方並無任何惡意,並且還留下話來,要請自己過去一敘呢。
念頭在心頭盤旋著,陳劍臣已經回到王複所在的客棧樓下,卻見到皇甫家的馬車仍停留在原地,並沒有走。
“先生,你回來了。”
車夫馬六見到他,連忙問候。
隨後小菊就從車廂內走出來,道:“先生,小姐要見你。”
陳劍臣哦了聲,撩開車簾子,身子邁進去,就見到嬌娜低著頭坐在裏麵,一動也不動。陳劍臣吩咐馬六趕車出城後就不說話了,坐下來靠著墊子,微微閉上眼睛,養神。
——鬧市街頭,他和拂曉的交鋒無形有質,雖然隻是試探姓的,但已讓陳劍臣的精神遭受到極大的損耗,必須要安心休息兩、三天才能恢複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