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聲轟鳴,電蛇狂舞,暴雨瘋狂傾下。薊都的排水係統做得極好,這樣大的風雨,街道上沒有半點兒積水。
大隊人馬行進在街道上,有城防軍的士兵,也有巡風司的部屬,更有虞玄帶來的國宗府的人。沿著薊都中心線上的這條主道,一行人快速來到了大燕朝的皇宮門前。
有虞玄出麵叫門,大燕皇宮高達十二丈厚六尺的沉重宮門緩緩開啟,露出了後麵黑漆漆的甬道。甬道兩側的牆壁高二十一丈,甬道寬隻有兩丈四尺,行走在甬道中,看著頭頂電閃雷鳴黑漆漆的天空,給人一種極其壓抑極其不安的肅殺和沉重感。
每隔三十丈,甬道兩側的牆壁上就橫搭一條橋梁,這不僅方便兩側城牆上的士卒往來,更是極其強力的防禦措施。隻要在橋梁上布置一隊弓弩手,配合兩側城頭上的士卒,就能給甬道中的人造成全角度無死角的打擊。
蹄聲陣陣,壓抑的氣息越來越濃鬱。順著甬道一直前行了七裏,又通過一道厚重的合金宮門,前方這才豁然開朗,露出了一片雄偉的宮殿群。厚重的金字塔形石台上,一層層恢弘大氣通體以青黑色為主的宮殿層層疊疊的堆砌了上去,自下而上,宮殿一共有九層。
最高的一重宮殿,離地麵將近有一百多丈,烏雲幾乎就緊貼著那幾棟宮殿的屋頂,閃電幾乎就是順著宮殿上黑色的琉璃瓦激射而下。那幾棟宮殿宛如建在天上一般,在烏雲雷電中若隱若現,格外的神秘。
這一片宮殿群,僅僅勿乞所見的,東西寬就有五裏左右。九層宮殿,自下而上高過百丈,層層樓閣亭台怕不是有兩三萬座?雖然宮殿的式樣單調了一些,基本上都是一個模子裏麵印出來的三、六、九開間配合高挑屋簷的格式,但是這麽多的建築湊在一起,那氣象依舊難以用言語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