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由食物而引起的戰爭,它的結束,並不是因為學校或者是學生任何一方的妥協,而是因為學校的食堂確確實實改變了它的所作所為。
自從幾名星級酒店的大廚入主普陽中學的食堂以後,那些在學生們看來如同飼料一般的食物突然煥然一新,不僅有了令人回味的味道,也比之前在份量上增加了很多。
就算是要用食物控製人群的黑暗料理界,如果沒有出色的廚師加入,其野心也是不會實現的。
叛逆的學生們,他們之所以反抗,其理由就是學校的食物味道太差,可是當食堂的味道得以改善之後,這樣的借口也就不存在了,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因此,革命者的氣焰被壓了下去。
“看來,隻好收手了。”
“確實如此,再這樣下去對大家都沒有好處。”
連日來,沒完沒了的爭鬥,雖然無人傷亡,但對於大家來說,大量精元的損耗要花上好幾個星期才能補回來。
有人請假了,老師和學生都有,而那些沒有請假的人,也不能將心思完全放在自己的本職上。
空虛的戰爭,空虛的完結......
總之,結束了......
最後的最後,是善後的工作,其實與其說是善後,還不如說是對紛爭當中個人的表形進行褒揚或貶責。
老師們,多半是被獎賞的,漲工資的,升職稱的,都有,也有少數有忤逆校長舉動的人沒有得到任何好處,但他們也沒有被責罰。
而學生們的待遇就要差很多了,雖然許多老資格的老師盡量要求德育處不要對學生們加以處罰,但執拗的教導主任卻堅決不同意,然後,在雙方的爭執中產生了決定,那就是減少受處分的人數。
“每一個班級,找出那個在衝突中最出風頭的家夥,處分他,以達到殺雞儆猴的效果!”
這句話是校長說的,這次的處分人員名單,也全是由作為學校首腦的校長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