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沉步屈膝,背微弓,兩臂自然垂落,脖子青筋隨著步子一起一伏,好像猿猴行走……”
“這人的身法顯然非常好,靈活姓強。身上汗毛乍起,也表明得了內家拳精要。”
在秦茂蛟幾步走上來的瞬間,王超仔細觀察,已經看出了一點門道。
“身法像猿猴,練的又是通背拳,那肯定是最為古老的白猿通背了。”瞬間的時間,讓王超在腦袋中思索了許許多多的東西。
通背拳最早相傳是鬼穀子在雲蒙山中,看見通背白猿猴跳躍技擊,從而模仿創造出來的一種拳術。
事實究竟如何,年代久遠,早已經不可考證。
但中國所有的武功,無一不是人觀察自然,模仿各種動物學來的。
動物身體強健靈活,人腦子聰明。大自然的造化,一陰一陽,莫不平衡。
通背拳經過無數代人的努力發展,已經形成了許許多多的流派。有最早的白猿通背,五行通背,劈掛通背等等等等。這些拳種各有特點和長處。白猿通背的特點就是打鬥時候,身體特別靈活,而且發力之時迅猛如雷。
“身法靈活的人,最不好打。”
王超雖然練成了暗勁,能在鋼板上留下拳印。但力量大的人,打架格鬥也不見得就贏,暗勁雖然凶猛,也要打中人才有用。
這樣的例子,古往今來的高手搏鬥很多。尤其在民國時期的1929的杭州國術大賽上最為突出。那年的擂台賽中鐵砂掌大師劉高升對陣“曹燕子”曹晏海就是這樣。
劉高升的鐵掌功夫碎磚裂碑,但是在擂台上卻始終打不到人,最後被曹晏海用快腿踢倒。
一瞬間的觀察,王超根據徐震的資料,知道了他的這個徒弟秦茂蛟的武功特點。
對方的身法很靈活,王超一點都不敢掉以輕心。免得陰溝裏麵翻船。
兩人在擂台上麵對麵的時候,觀眾席上叫聲立刻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