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三百多人的商隊,帶著超過三百匹馬、兩百架馬車的貨物在一洗如藍的草原上行進著。正是天氣炎熱、草木繁茂的時候,草原上的牧草厚的地方足足齊腰深,一股濃鬱的草汁味道撲鼻而來,可以想象那些牛羊馬之類吃了這樣的牧草,會變得多麽的膘肥體壯。
自從蒙古帝國滅亡後,剩下的各個汗國互相進攻,互相征戰,那些遠在俄羅斯、歐洲境內的汗國,似乎都忘記了遙遠的東方,還有著自己的老祖宗留下的同宗的兄弟,沒有派出一兵一馬來幫助大草原上的同族。他們的興趣就在於互相的吞並,搶奪那天可汗的偉大頭銜。
也正是因為那些汗國沒有餘暇管東邊的事情,而從中原退到草原上的蒙古族人被燕王府打了三十年,丟城失地,很多曰用品不得不靠商隊才能輸入,所以這樣規模的商隊在草原上還是很安全的。大明朝的軍隊是不會動自己的商隊的,而蒙古人也不敢對他們進行劫掠,最多就是過境的時候抽點花頭稅罷了,他們也害怕如果劫掠了商隊,以後沒有商隊北上的話,他們恐怕連鹽巴都找不到了。
很顯然的,如果西邊的那些汗國,他們此刻能夠幫赤蒙兒他們出兵,聯軍攻打居庸關的話,那麽這些商隊的命運就可想而知了。因為蒙古的騎兵那時候一定會叫囂著:“搶光這些商隊,如果他們不再來了,那麽就打破他們的關卡,回到中原去。”
就好像大明朝剛建立的時候,蒙古的軍隊還是很不在乎的大肆掠奪經過的商隊,因為他們總是認為自己隨時可以打回中原,所以對於商隊的作用並不看重。到了最後,當他們發現自己回去中原,重建大元朝的夢想有點渺茫,而自己手裏連茶葉、鹽巴、布匹什麽的都沒有存貨之後,他們才終於開始重視商隊的安全了。
南方的商隊,現在在大草原上,是非常受歡迎的。一塊茶磚可以換兩匹馱馬或者一匹戰馬,而一塊茶磚的成本簡直就可以忽略不計的,所以可想其中的利潤如何了。當然了,這樣的商隊,往往在大明朝的官府那邊是背著走私的名頭的,大明朝對於一些物品的出境,還是管理得很嚴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