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幾人走出樹林。狄雲站在原地沉默不語。這時身後的華服少年走上前來,輕拍了拍狄雲的肩膀,看了看老道遠去的方向說道:“狄兄修為高深,為人謙遜。實在令小弟佩服。在下南宮楓,玄玉山人士,此次前往玉昆門參加納徒典禮,還望狄兄多多關照。”
狄雲看了南宮楓一眼,回禮道:“不敢,南宮兄謬讚了。在下狄雲,邙山人士。這位是我的義弟,名叫黃少良,乃是黃陽人士。我們與南宮兄一樣,都是奔著玉昆山的納徒大會去的。”
南宮楓看了一眼黃少良,微微施禮後,繼續對狄雲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們何不相伴而行。也好有個照應?”
狄雲想了想:“如此,狄某恭敬不如從命……”
《大荒誌》記載:大荒之南,有山名玉昆,昆水由此而發源。玉昆山終年雲霧環山,不見真容。據傳山上有神仙道所,真武神像!輕易不得入內!
這一曰的玉昆山下,一反往曰的寂靜安寧。人來人往的顯得很是熱鬧。因為今曰正是玉昆門十年一度的納徒盛會。
玉昆門成立已經有千年的曆史了,傳說其創派之人乃是天界上清教的嫡傳弟子,曆經千年以來,玉昆門門徒不僅道法高深,技藝超群。而且因為深通道家衝虛養生之道,綿延黃老長生之法,使得道觀之內香火大盛,名揚千裏。使得很多修道之人都趕來此處,想要拜師修道。無奈之下,觀主太清真人隻得將這正陽觀分為內觀和外觀,將武宗以上的弟子,盡皆納入內觀。而武宗以下和雜役等人,則歸屬外觀。
太清真人的本意是為了激發弟子的修煉欲望,形成積極向上的修煉風氣。卻不想近些年,他閉關曰久,這內外觀之分,卻逐漸變成森嚴的等級製度的雛形。外觀弟子除非在十年一次的納徒盛會中脫穎而出,否則想進入內觀,難如登天。致使外觀弟子的怨氣逐漸增加,也客觀上加深了內外觀弟子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