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虎山議事大廳,傲雷蘭手中拿著從代國原城飛鴿帶來的情報,已從密文翻譯成明文,這套體係正是邵延所創。心神不屬,老夫人接出情況,看了一遍,不禁歎道:“徐先生真是奇人,一切都按其設想進行,又在代國扶起了一個勢力,為我們增加一個盟友。”
看到傲雷蘭依然在出神,歎道:“呆丫頭,又在想徐先生了,徐先生是奇男子,不似塵世間人,根本不可能為一個女人所困,他太出色了,以至於讓人無法相信,還是放下他吧!”
“娘,我也知道,我會留意的,好羨慕清兒妹妹,能夠跟在先生身邊!”傲雷蘭聲音越來越低,老夫人黯然神傷。
傲雷蘭振作起精神:“先生有言,代國一亂,必將波及燕國,我們按先生規劃,以躍虎山為核心,以幾處我軍占領山寨為結點,已有數縣在我們控製中,百姓也認可我們統治,甚至不少人主動納稅,實力已是初到躍虎山數十倍。如果燕國一亂,先生說,邊關必被遺棄,我們現在就要準備,隨時接手虎口峽關口,正如先生所說,不論大隋最終誰得了王朝,我們隻要守住邊關,就是天大的功勞,上對得起黎民百姓,下必封侯。來人,有請韓將軍等人來議事。”
不提躍虎山,邵延見原城一切都上了正軌,便向朱林童四人告辭,四人極力挽留,邵延依然用他離開躍虎山相同的理由,眾人依依惜別,兩人繼續向東。
一路上,邵延依然一邊寫遊記,一邊救助百姓,義軍攻入都城,代王死,代國各豪強地方官員紛紛舉旗聲討義軍,義軍在作戰不利情況下,分為兩部,成為流寇,一部分留在代國,所過之處,如蝗蟲過境,原城朱林童因義舉保民,又收了三城,名聲大振,向躍虎山盟友購買了一大批糧食,難民大量擁入,結果不少難民被躍虎山接走,既減輕原城壓力,又充實了躍虎山周邊大量開墾的人手,雙方實力都上了一個台階,躍虎山更是被不少難民視為救命恩人,躍虎山大名開始在代國流傳。另一支流寇卻竄入燕國,在光明教背後支持下,燕國不少地方也紛紛豎起反旗,燕王被迫從邊關抽兵,虎口峽兵力降倒大隋立國以來的最低點,羅刹也蠢蠢欲動,躍虎山做好了一切準備,隻等關鍵時刻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