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何等氣勢,什麽樣的人物才能說也這樣的話。此話一出,直接表出儒者的襟懷,最能開顯儒者的器識與宏願。
鄧簿通口中喃喃重複數這四句話,不覺之間,老淚縱橫,忽然間,如發狂般喊出這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才是我儒家的誌向,才是我儒家應有的胸襟,從今起,儒家興矣!”
邵延沒有料到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不過想想也就釋然了,北宋大儒張橫渠這四句話的確道明了一個大儒大願大行,惟有那種文明中充滿自信,文化達到鼎盛時才有的氣度。
鄧簿通也平靜下來,舉起手中杯:“就為徐先生這四句話,值得大家共飲一杯。”眾人齊舉杯。
大家又開始相互交談起來,此時,有人建議,不如擊鼓傳花,**,就抽取一道題,以題中花為題,作詩或詞,作不出者,罰酒三杯。立刻,數名侍女立於案前,事實上,擊鼓傳花時,花並不經過客人之手,僅從侍女手上相傳,鼓聲停時,執花侍女位於哪席前,則該席主人作詩。
鼓聲想起,花要侍女中相傳,一鼓而盡,花落一位青年才子,此人是鄧簿通的子侄鄧超,侍女從簽筒中抽出一簽,上書:薔薇。
鄧超沉吟了一會,開口吟道:
濃似猩猩初染素,輕如燕燕欲淩空。
可憐細麗難勝曰,照得深紅作淺紅。
眾人稱讚,鄧簿通也點頭表示讚許,鼓聲又起,一鼓盡,這次花落紀湘然,抽到卻是蘭花,紀湘然略作沉思,便吟道:
幽蘭奕奕吐奇芳,風度深大泛遠香。
大似清真古君子,閉門高譽不能藏。
此後,不少抽到,或詩或詞,也有幹脆自罰三杯,又一次鼓停,花正好落於邵延處,抽題為牡丹,剛要開口,林韻柔見獵心喜,因為剛入長安時,邵延吟過一首關於牡丹的詩,她記在心中,剛才紀湘然吟蘭,眾人交口稱讚,她有點不服氣,於是開口道:“先生,這回讓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