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李耀明鬆口了
“我是大鯊魚的經理,不是國家隊的。”
李耀明麵無表情的說道。
高明聽到這話,頓時嗤之以鼻,“資本家真是沒有一個好東西。”
李耀明黑著臉看著他,敢當著他的麵指著鼻子罵他的,這還是頭一個。但是他還不能發作,甚至不能將這件事說出去,因為大鯊魚並不是獨立的俱樂部,上頭還有一個籃協。
雖然各大俱樂部都在謀求獨立運營,但是一直沒有成功。而且,他們現在還在謀劃一件大事,如果這件事被傳出去之後,肯定會影響大局的。
說起李耀明這個人,也不完全是壞人。
他在98年11月的時候曾經聯合另外六家俱樂部組建了一個“職業籃球俱樂部聯盟籌委會”,呼籲要把CBA推進為“共存共榮、共同發展、共享成果”的利益統一體。由於籃協並未參與其中甚至預先不知此事,這次上海會議在當時被視為“另立中央”。
這個俱樂部聯盟99-00賽季發動了兩次“造反”行動。
第一個是“反耐克運動”。
CBA的球鞋和球衣都是打包出售的,籃協同意賣出,但是分到各俱樂部的利益卻沒有多少,這無疑損害了俱樂部以及球員的利益。再加上李耀明和耐克中國區總經理陸海瑞(特裏·羅茲)關係不是很好,因為同在上海,兩人都知道對方是精明人,很難打交道。
陸海瑞就繞過俱樂部,和籃協達成協議。協議達成之後,耐克對那些強隊還是很照顧的,但是弱隊就不受重視了,總是不能及時提供最新的裝備,總是被弱隊挑刺。
最重要的是,當年耐克成為讚助商的合同是4年250萬美元。在CBA剛成立的時候,這個合同還是挺不錯的,但是CBA經過幾年發展,國內經濟節節攀高,這個價格就顯得過於廉價了。現在合同即將到期,李耀明等人覺得,下一份合同應該更大,最好是將各隊的讚助權都拿回來,單獨和其他運動品牌簽約,這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