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子啟見父親肯定了自己的說法,膽氣一壯,繼續說道:“八百諸侯雖良莠不齊,所幸絕大多數依然忠心我朝,尤其是四大諸侯——東伯侯薑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位都是忠心耿耿,可以成為父皇的得力臂助。這四大諸侯各領二百諸侯,分而管之。東伯侯薑桓楚和西伯侯姬昌還可率東、西兩路諸侯分拒東夷和犬戎,此一來,父皇自可安居沬邑,廣施仁德,坐享太平盛世。”
微子啟說完,看到帝乙臉上露出微笑,心中暗喜,卻聽一旁傳來冷笑:“大王兄出的好‘良策’!若依此言,無異自掘墳墓,實在可笑至極!”
“三王弟!你……”微子啟聽到壽王在父皇毫不掩飾地嘲笑自己,臉都漲紅了,一時氣得說不出話來。
“辛兒!怎麽如此無禮!”帝乙對張紫星叱道,“你有何見解,可自道來!”
張紫星肅容說道:“兒臣認為目前大商最大的憂患不在外,而在內!”
帝乙濃眉一挑,眼中飛快掠過一道精光,表麵依然不動聲色地問道:“此言何解?”
“兒臣指的‘內憂’正是分據各地的八百諸侯!”張紫星目光銳利,看出帝乙有些意動,也顧不得語出驚人,接著說道:“目前各路諸侯雖然表麵臣服,暗地裏卻各存心思,尤其以勢力最大的四大諸侯為甚,如果依大王兄之策,聽之任之,放其坐大,豈不等於將自身姓命乃至我大商江山都送入旁人之手!他們一旦叛逆,後果不堪設想!”
“三王弟好大的膽子!竟然在此危言聳聽,詆毀忠良!”微子啟大聲打斷了張紫星的話:“四大諸侯忠心耿耿,曰月可鑒!且不說東伯侯與你尚有翁婿之情,南伯侯和北伯侯哪一個不是忠心為國?更有西伯侯姬昌,乃仁德君子,素有聖人之譽,當年曾迎娶父皇之妹於渭水,名動天下,哪裏來的什麽叛逆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