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太子冊封大典後的第三天,原本就染病在身的帝乙忽然病情加重,胸口疼痛,咳血的症狀越來越頻繁,有些時候甚至連話都說不出來。作為太子,張紫星一直陪在他身邊悉心照料,根據超腦的分析判斷,帝乙患上的可能是嚴重的心髒衰竭。
超腦的數據庫中給出了幾種治療方案,但在這個科技和醫療水平極其落後的時代,別說心髒移植或器官再造手術,就連遏製病情的特效藥都無法造出來,能采集的藥草種類也太少,作用相當有限,所以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帝乙病情越來越嚴重。
五天後,一代天子帝乙終於與世長辭,臨終前托孤給太師聞仲和首相商容,張紫星回憶起從這位“臨時”父親身上感覺到的真摯父愛,不由傷感。
國喪過後,張紫星正式即位天子,期間繁複累人的禮節儀式自不贅述。此番各路諸侯從太子登基朝賀到天子駕崩治喪,再到新皇即位大典,都並做了一路,倒省下了許多行程。
帝乙終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年,可謂英年早逝,而太子辛登基的年紀是二十四歲,似乎和超腦中記載的曆史(或小說)有所差別,但張紫星沒有過多在意,差異越大越好——逆天改命正是他所希望的,而接下來,大商將會在新天子的統治下發生一場巨大的變革。
張紫星剛一登基,便宣布自號天子紂(同壽王的“壽”),並改都城沫邑為朝歌——他正是要以後世唾罵的紂王之名,讓命運之輪逆轉。張紫星新登大寶,又得帝乙臨終前再三囑咐,自知改革不能艸之過急,首要任務就是鞏固帝位,把握軍權,拉攏人心,並在朝中逐漸建立真正屬於自己的“嫡係部隊”,將來頒布革新政令就要順利得多。
壽王原配正妻薑文薔被封為中宮皇後,統領後宮諸妃(也就三個);楊玖被封為馨慶宮貴妃;先帝賜婚的黃飛燕也被納入宮中,封為西宮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