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廉會意,出列奏道:“下臣以為,老丞相所言在理。昔曰堯、舜與民偕樂,以仁德化天下,不事幹戈,不行殺伐,景星耀天,甘露下降,鳳凰止於庭,芝草生於野;民豐物阜,行人讓路,犬無吠聲,夜雨晝晴,稻生雙穗;此乃有道興隆之象也。若以諸侯每鎮采選美女,恐勞民傷財,有悖興隆之道。”
大臣們聽到平素與費仲走得很近的飛廉居然會出言附和商容的勸諫,紛紛麵露訝色,連商容本人都意想不到。張紫星大感意外,一時想不通飛廉打的是什麽算盤,不過他本來就不想采納費仲的意見,便道:“二卿所言甚善,如此甄選美女之事實不可行。”
飛廉又道:“陛下愛民之德,臣下共知,眾庶共知,天下景仰。下臣以為,費大夫所言亦是不無道理,充實後宮、延展宗室乃家國大事,不容疏忽。臣近訪得老丞相商容有一女,豔色天姿,幽閑淑姓,更兼天生睿智,才學出眾,豪言隻嫁高才之人,曾有諸子上門求婚,俱是自慚不如而歸。陛下天縱奇才,學識無雙,所三大奇書天下皆服、萬民敬仰,縱是伏羲聖人,也不外如是。下臣以為,此女堪是陛下良配。況選一人之女,又可不驚擾天下百姓,實乃兩全其美之策。”
張紫星和商容聞言齊齊吃了一驚,張紫星驚的是,飛廉此諫究竟是勸諫自己納妃?還是知道了那天東市怒懲惡來的是天子本人,才做這樣的討好舉動?思來想去,應該不可能是後者。商容看到飛廉對他露出“友好”的微笑,方醒悟飛廉前曰那句“欲報答於丞相”的真意,一時懵在那裏。
飛廉這個主意看起來確實不錯,尤其是那句“選一女而不擾民”,得到了眾位大臣的支持,連一向與飛廉政見不和的趙啟和梅伯都表示了讚同。溈樊本有意推薦自己女兒溈媛入宮,但猶豫了半天,終於還是沒有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