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紫星這才深刻地體會到孔宣當年所言的真意:若是人間天子的身份,哪怕是仙人,對他也有幾分顧忌,如果僅是這個“逍遙子”的散人身份,那麽所麵臨的考驗和凶險絕對是前所未有的。
道之所在,千萬人吾往矣!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若不“謀”,何來“成”?
隻求奮力一搏,縱使無法逆轉命運,甚至是失敗身死,亦是無悔。
張紫星定下心神,肅容答道:“原來是通天聖人門下菡芝仙道友,久仰大名!我乃逍遙子,此乃吾妹清嵐,我兄妹本是海外散修,默默無名。年前我因機緣所致,與大商太師聞仲相識,一見如故,被舉薦入朝,獲了個國師的虛名。如今朝歌遭遇毒禍,非凡俗可解,故而我奉天子旨意,前來此尋訪高人,解救厄難。”
菡芝仙一聽聞仲的名頭,喜道:“既是聞道友的知交,便不是外人,聞道友為人豪邁,交遊廣闊,門中無數道友與之交厚,與我亦交情不薄。可惜聞道友身為太師,近年忙於朝政,無暇相聚,甚是遺憾。”
張紫星趁勢加了一句:“聞道友乃姓情中人,雖朝事繁忙,卻從不曾忘記那些道友,常在貧道麵前提起諸位,否則我怎會聞得仙子大名?”
菡芝仙點了點頭,對他的話深信不疑,隻有女魃知道這位皇兄完全是在“忽悠”菡芝仙,嘴上不說,心中卻暗暗好笑,張紫星利用聞仲的關係與菡芝仙攀上交情後,趁機向她詢問那火雲洞的下落,菡芝仙卻也不知,這裏原非她的居所,自是陌生得很。她本在金鰲島上修行,隻因門下童子來此采尋煉製法寶的材料時,被剛才那巴蛇所吞,故而遠道而來,尋這妖蛇報仇雪恨。
“那天子智勇雙全,威震四海,我亦聞其大名,不想朝歌竟然遭此大厄,實是令人唏噓。”菡芝仙想了想,說道:“兩位道友可隨我往金鰲島一行,島上尚有不少同道,或有人知那火雲洞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