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長高的方法
中考後的暑假是初中年最長的。對於那些考上理想學校的人來說,漫長的暑假可以出去玩,可以在家避暑,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往往在這個時候,家長也不會管得很嚴,對於學生來說,確實是難得的休閑時光。
以全校第一的分數被越州一中高中部錄取的應雄也算是考得好的那批人,按理說他應該高興才是。可是,他卻很苦惱。
苦惱的起因是因為身高。應雄是個有夢想的人,他玩籃球可不僅僅滿足於在校隊裏當核心,虐虐其他校隊的普通後衛。他最終是想走上職業籃球運動員的路,進入CBA,最後進NBA。
應雄已經16歲了,雖然還在生長發育期,可是按照自然生長規律,也長不了多少了。按遺傳的話,他的爸爸175cm,媽媽16cm,身高的天花板就在那裏,頂破天長到180cm,但按當下的趨勢,達到這個目標的可能性還微乎其微。
在國內,一個不到180cm的後衛,也許在高中聯賽或是CUBA還不是大問題,但是想進CBA,可能性不大,甚至可以說幾乎沒可能。要知道,國內的籃球人才選拔機製就是這樣,沒有像美國那樣的人才選拔機製,沒有專業的球探。在這種情況下,身高是一個看的見又很好分辨的指標,因為很直觀,而且可以量化。在業內,流傳著這麽一句話:“什麽都可以練,就是身高練不了!”
也許有人會反駁,說什麽CBA也有很多個子不高的後衛,什麽李群、範斌、呂曉明、宮魯鳴等等。NBA的博格斯、博伊金斯、“土豆”等等。可事實卻是,這樣的人太少了,鳳毛麟角。更何況,嚴格意義上來說,上述的幾人與應雄不屬於一個時代的人,現在的小孩子,個子普遍比上一代的人更高大。而如今的籃球發展趨勢,後衛的高大化趨勢也非常明顯。
應雄能成為下一個範斌嗎?很少有人會回答“是”,即便是應雄自己,也回答不上來。兩人真要比較,應雄得有機會進CBA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