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我為漁狂

第十六章 約釣李家溝

第十六章約釣李家溝

從閑談裏,文東逐漸知道,老王在鎮菜市場經營著一個肉鋪,老趙兩口子則是正兒八經的煤礦退休工人,而老陳更不簡單,在鎮中學包著食堂,屬於他們三人小分隊當中的大款。這三個大叔都是專業玩竿坑的選手,花錢找樂子,對野釣稀疏的魚情不太感冒。

竿坑,其實也就是後世大家嘴裏說的黑坑,商業塘,塘主定期放魚供釣手垂釣,期間會收三十五十八十一百的魚票錢,釣到的魚歸個人所有,也可以再折價賣給魚塘老板。

現在大家還對黑坑不太重視,很多人對釣黑坑有些抵觸,總覺得釣放養的魚脫離了釣魚的本心,不算英雄好漢。可是文東卻清楚的知道,再過一兩年,黑坑井噴式的發展就開始了,而一個漁具店的生存,也需要大量黑坑玩家的支持。

大部分人野釣,多是為了消磨時間,對魚獲並不會有太高的期望值,所以也就不舍得下大本錢,對高檔魚餌,耗材,魚竿等的追求有限,供店老板賺錢的渠道也就有限,一包野戰藍鯽,滿打滿算也隻能賺兩三塊錢,卻可以供普通野釣選手好幾天用的。

反觀黑坑釣手就有所不同了,商業塘因為是花錢釣魚,所以玩家們對各種漁具的追求要高的多,魚餌用進口的,竿子用高碳輕硬的,耗材浮漂啥的也追求品牌跟質量,無形之中,釣魚的投入就會大上很多。能給漁具店提供的利潤也就更豐厚一點。

說話的功夫,文東總是自三個人口中聽到李家溝這麽個地方,可是文東想了好久,也沒想清楚到底是哪。文東可以確定,這個地方肯定不在自家渭河周圍的方圓十公裏範圍內。

“你們說的李家溝是哪啊?離的遠麽?”文東問道。

“不遠,不到二十公裏,在渭河上遊,我們幾個的根據地,一直在那邊玩!”老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