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章於一桶又來了
許久之後抬頭問道:“好奇一件事,為啥你賣的浮漂好多是這種長腳長尾的棗核漂型呢?我更習慣用長身短腳的底釣漂,這種漂型很少見有人用!宋傑麟的漂確實做得不錯,但是這種漂型我不太喜歡!”
文東聽完趙然的問話,腦海當中猛然意識到一件事情,現在是2009年,距離黑坑大爆發還要許久呢,現在的用餌用漂理念跟前世差別巨大,大家都停留在底釣的固有思維模式當中。怪不得當初挑浮漂的時候可供選擇的餘地不大呢,自己大部分都是老款的長身短腳底釣漂,棗核漂並不是主流。
文東整理了下思維,說道:“我個人是這麽理解的,您僅供參考。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是為釣魚人服務的,這個服務不止體現在到底之後在有魚吃口的情況下出現漂訊,還要為魚兒吃餌創造有利條件。”
聽到文東的理論,趙然眼前一亮來了興致:“詳細說說?”
“我是這麽理解的,高端價位的漂,一般的消費群體多是釣場的玩家或者玩競技的玩家,麵對的多是養殖魚,在釣養殖魚這一塊,長腳長尾棗核漂的行程要比經典的長身底釣漂要長,浮漂到位的時間也要長一些,在餌料下擺的過程當中,養殖魚會仰頭吃餌。增加了行程,也就給魚餌吃餌增加了機會,通俗點講,同樣吃鉛量同樣調釣的情況下,用這種漂型釣同樣的魚,魚更容易追的上二次下擺的餌料,同時,底接口也會更多一些。”文東侃侃而談。
聽完文東的理論,趙然眼前一亮:“怪不得我見你上午釣魚的時候,鄰底的最後幾目總是容易出現接口呢,我一直以為是誘過來的魚太多的事兒,原來還有浮漂的因素在裏麵!”
“行程時間長,鄰底接口確實會更多一點”文東點點頭。
“這樣,你這款,這款,各要一套!算下總共多少錢?回頭我也去試試!”趙然大手一揮,選了兩款最經典的棗核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