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我叫歐楚良

第五十七章 不懂珍惜身體的年輕人

第五十八章中國足球的洋務運動

時間緊趕慢趕,來到了1995年的7月。

楊小平的意外受傷令健力寶回國的時間晚了一個星期,但依舊阻止不了球員們一顆歸家的心。

京城,足協辦公樓。

“軍生啊,不管怎樣,先把孩子們的回歸儀式安排好,不能讓出征在外的將士們回家時寒了心。”

“好的,主席。”

在離開袁為民的辦公室後,王軍生皺起了眉頭。

許副主席公幹外出,接待健力寶回國的事落在了王軍生肩上。

召開個新聞發布會,搞一個迎接儀式,這樣的事對王軍生來說極其簡單,甚至根本用不著他這種級別的人去布置。

真正令他頭疼的,則是他手上緊握的報紙。

報紙中再次提到了郝委的肺穿孔手術,直言巴西環境艱苦,過量的訓練和艱苦的生活環境,極容易讓一名天才少年夭折。

而這次楊小平的韌帶撕裂,也從側麵證明了巴西之旅的“無用”和“危險”。

“TMD,踢足球哪有不受傷的?你以為是扭秧歌?”王軍生嘴裏罵罵咧咧。

所謂耍猴兒不怕人多,看熱鬧的不嫌事大。王軍生已經暗下決心,等許副主席回來後,一定得好好整治一下這些媒體。

改革開放,民主自由,並不代表可以胡編亂造,捕風捉影。

健力寶是足協全體開了好多次會經過層層討論決定下來的,這樣的決策又怎允許一些無良小報非議?

這些小報隻看到了全國經過一整年的海選,最後篩選出22名少年趕赴巴西學知識,學技能,學理念,開闊視野。

卻發現到了巴西後,生活和訓練條件都極其簡陋,經費嚴重不足。在後勤力量幾乎為零時,又傷員不斷。

最終得出“這樣的巴西之旅,還有必要堅持下去嗎”的結論,妄圖煽風點火,引起輿論。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健力寶的由來,根本不是足協腦子一熱、找了一家企業隨便投資、盲目展開的青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