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那小小的插曲,在橄欖球新秀訓練營之中,根本不值一提,沒有衝突和摩擦的發生,那才是見鬼了。**平複下來之後,訓練營隨即就進入了正軌,新秀們有條不紊地投入第一天的既定行程之中。
在為期四天的新秀訓練營之中,第一天率先粉墨登場的是各項基礎測試,訓練營將對新秀們的每一項身體指數進行相關測試,並且記錄在冊,這將是新秀們進入聯盟之前,第一次全方位的身體測試,同時也是新秀們職業生涯的重要起點,這些數據都將伴隨他們的整個職業生涯。
三百三十二名新秀分成四組,進行不同的測試,分別是身體參數測定、賽百斯測試、傷病評估以及馮德裏克測試,每個小組測試完自己的選項之後,再進行交叉測試,直到每個人都完成全部四項測試為止。
每一位球員都身著官方製定的球衣,胸前標注一個數字以及球場位置,背後則標注球員名字縮寫。不過,數字不是球員號碼,而是申請注冊的號碼,沒有實際意義,就好像奧運會比賽的田徑賽場上,每一位球員都有號碼,這是同一個道理。
“四分衛,十一號!”
正前方呼喊出聲,陸恪應聲走了上前。他的胸前號碼正是十一號,也許是巧合,也許是運氣,但這卻是陸恪職業生涯第一次身著印有自己名字的球衣:正麵十一號,背麵則是“K.LU”。職業生涯的揚帆起航,總算是有一點實感了。
“脫掉鞋子,站在電子秤之上。”四分衛們正在進行的第一個項目是身體參數測定,簡單來說,就是測定隊員們的身高、體重、臂長等基本物理參數,對於跑衛和鋒線球員來說,他們還必須進行身體脂肪含量測試。
“6.33英尺(193厘米),187.4磅(85公斤)。”美國使用的是英式計量單位,英尺、尺寸、磅、盎司,還有球場上的碼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