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照這些年對王珣不可謂不用心,將女兒嫁給他,暗中扶持晉河王氏,一手籠絡一手栽培,都是花了大心思的。
青州這步棋,實則是他給王珣的兩個選擇。
若是王珣從此投靠士族,那他依舊是謝家的好女婿,前途無量的青州大將。
若是王珣繼續效忠太子,那說明青州這個地界,終究要換個聽話的人來坐。
在看見被接回家的謝靈玉時,謝照明白王珣已經做出了他的選擇。
可惜了。
短短半個月,太子一案迅速發酵,金吾衛在太子府中搜出太子與青州來往的密信,內容觸目驚心,尤其是那六封最著名的《與安西書》,太子與王珣在信中商量,認為盛京士族有意支持二皇子趙徽取代他的位置,太子心中惴惴不安,提出了下中上三策詢問王珣的意思,分別是毒殺二皇子趙徽,逼宮奪位、先下手為強出除掉為首的京梁士族,以及經營西北徐徐圖之,王珣則表示兵家事勝在一個“奇”字上,無論如何他願為太子效犬馬之勞,言語中頗有慫恿太子逼宮奪位之意。
這封信一出,謀逆的罪名近乎板上釘釘,太子的名譽一落千丈,王珣也被迅速卷入了漩渦的中心,有人指出,王珣能夠說出這樣大膽的話,恐怕是心中早就存了大逆不道之心,太子無非是個幌子,並指出王珣在青州這些年養寇自重,暗中大肆招兵買馬不知意欲何為,邊境武將的身份本就敏感,何況是如今這個要命的節點,一時之間謠言甚囂塵上。
太子雖然被監禁,但他始終堅持那些書信是偽造,絕不認罪。在這種情況下,身在青州的王珣,他的態度則顯得尤為關鍵,大家都在猜想,他是選擇主動進京解釋認罪,還是繼續躲在青州?
這無疑是個死局,王珣一旦脫離軍隊進京,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等著他的隻會是一個結局。可他若是不入京,那就坐實了他心虛,等同於承認自己參與了謀逆案,那他與太子的下場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