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事兒說複雜也不複雜, 無非就是那位皇帝看他爹不順眼,然後故意找了個體恤功臣、回鄉頤養天年的名頭,將他們打發去了偏僻的征鼓城。
戚庭義不是那種心胸狹窄之人, 被打發了就打發了,反正眼下的光景國泰民安,他是武將,也沒有什麽用武之處, 便收拾收拾啟程回封地去了。
雖然現在的史書和話本裏都說, 戚庭義「犯的錯」是功高蓋主,但少年一直知道, 那並非問題的關鍵。
問題的關鍵是, 他們那個時候,“戚”是皇姓。
換句話說,他們本就跟那位不太稱職的皇帝沾親帶故, 朝中更是有大臣覺得皇帝不仁,私下裏更是傳出某一派想擁他父親為王的說法。
戚無深知道,那不僅僅是個說法,那是真的。
他親耳聽到過, 有人來家裏勸他父親造反, 卻被戚庭義勸了回去。
不過那些終究是前塵往事。
看著眼下的場景, 他終於知道那玩意是怎麽成精的了。
方才戚庭義的手被那箭毒木所傷, 血滴了上去。
塵域一直有這種說法,說皇裔身上帶了「龍氣」, 是被上天派來拯救世界的人。
少年不知道這個說法究竟是真是假,他就知道那個天殺的皇帝沒有飛升, 他那個前半生汗馬功勳、後半生潛心修道, 最後為了救那一村難民斷送了性命的父親, 也沒有飛升。
反倒是他,他這個向來吊兒郎當、不學無術的小世子,踩中了狗屎運,陰差陽錯升了仙,不過,這也是後話了。
“師尊,把那個牌匾精的靈識製服住嗎?”少年朝宗悟問道。
宗悟點點頭,道:“問題比我想的簡單,看來它隻是陰差陽錯有了靈識,並非因怨氣或者仇恨。”
又道:“它之所以會攻擊我們幾人,十之八九是想變強的本性所致,先把靈識逼出來,再想辦法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