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山間四食

第22章 板栗餅

翌日,竹哥兒果然帶著茹姐兒她娘來找岑寧。

茹姐兒她娘拿籃子裝了被麵和各色彩線,岑寧接過東西卻沒急著應下,先去自己屋裏取了他成親時的嫁衣和平日繡的手帕香囊出來。

“嬸子,這些都是我自個繡的,您先看看,要是覺得這花樣好,我再給您繡被麵。”岑寧說著把東西遞過去。

茹姐兒她娘心裏滿意岑寧做事體貼細致,暗讚陸二小子娶了個好夫郎。

等接過岑寧的嫁衣一看,更是滿意:“哎喲,瞧這鴛鴦繡的,就跟那活的似的,這牡丹花繡得也好。”

竹哥兒跟誇的是自己一般,得意道:“是吧,我和我阿娘可沒唬嬸子你吧,我阿娘成天的叫我和寧哥兒學做女紅呢。”

“沒唬我,沒唬我,改天我得登門去謝你阿娘呢!”茹姐兒她娘撫著那鴛鴦笑,越看越滿意,“那寧哥兒,兩床被麵,你一床給繡上鴛鴦的樣兒,另一床給繡個雙喜可好?”

岑寧記下來,又和茹姐兒她娘商量了日子和價錢,這才送了她出門。

竹哥兒沒走,留下來笑道:“接了活幹,這下你可有的忙了。”

岑寧把茹姐兒她娘帶來的被麵針線放進裏屋收拾好,又拿了把自己炒的南瓜子出來給竹哥兒磕:“到了年節下,忙些也好。”

他和竹哥兒熟絡了,也常和他說知心話:“沒有婆母,我第一次張羅過年的事,心裏頭慌,手頭多些銀錢總是好的。”

鄉下人不大講究節日,平日遇上端午七夕,無非有條件的人家給做點時節點心添個嘴,那熱鬧都是鎮子上的有錢人家湊的。

也就碰見清明,因著老祖宗的緣故所以講究些。

但過年不一樣,在田裏雨淋日灸勞碌一年,寒來暑往的終於能貓個冬歇一歇,家家戶戶都得喜氣洋洋操持起來的。

農村裏一貫有說法,一家老小和睦團圓平平安安過了年關,來年才能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