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山林一片靜寂。
偶爾間才會響起鳥鳴和腳步踏在枯枝上發出的聲音。
朝顏的身影在林木中穿梭來去,周圍靜悄悄的,他也不害怕。
兀自把藤條攤在地上,蹲下身去找枯木枝。
枯木枝是村民挑選後不要的,數量多,哪怕朝顏翻找也要一點時間。
他便靜下心,將被丟棄後的木枝按照差不多的長短收集起來,枯木枝細細一根,還帶著葉子,在朝顏撿它的時候,還掉了不少。
而另一邊,方木記掛著朝顏,打算快去快回。
他一個走商的,要說趕時間,那腳步是真的能快出影子來。
山坳距離分岔路口大約是一盞茶的時間,出到山口,方木就直奔慶遠鎮而去。
他用最快的速度趕到慶遠鎮,那會也不過是未時中,隻是此時的天氣炎熱,他又把水囊留給了朝顏,這一路趕來,一身汗少不了,連嗓子眼都幹的快著火了。
要說鎮上誰最稀罕山珍,除了鄉紳也就數酒樓。
方木不認識什麽鄉紳,酒樓倒是去過幾回。
他找了一家常去的,隻是夥計每日見那麽多麵孔,自然認不出他,不過聽到他是賣山珍,還是毫不猶豫地通知了掌櫃。
山珍作為可以上貢的稀罕物,價格自然高,一般是十五文往上的價錢。
方木趕時間,不想跟他們掰扯那麽多。
掌櫃原本想壓價,但是看他臉色冷漠,擔心他反悔,就以竹蓀十八文一斤、木耳十六文一斤的價格全部收購了。
是的,方木順便把木耳也給賣了。
他們家就在山腳下,要找山珍也比一般人容易,既然朝顏想要先換點銀錢,那就都賣了。
隻是木耳要幹的價格才高,所以濕木耳的價錢就打了折扣。
竹蓀價高但量輕,二十多朵也才將將兩斤,小半背簍的濕木耳多一些,有四斤二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