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漸濃,寒氣已徹底消散。
元徽元年三月初一,懸清寺閉寺,上下嚴陣以待。右衛士兵從山底下沿路排到寺院門口,禁止所有百姓進入,寺內僧眾大部分都下山迎接,靜候來者。
本朝太祖尚佛,時常登臨懸清寺禮佛聽經。後來便立下規矩,每年三月初一在懸清山舉辦千僧盛會,大梁境內的佛寺均可派出僧眾來此共聚,而皇帝本人及皇親也會親臨,與僧人們共同討論佛法。
今日是新帝登基後的第一次千僧會,排場鋪得比先帝都大。不隻是右衛,南北軍都抽調了人手前來,而各地的僧人們前幾日便已陸續到達,今早也下山來恭迎聖駕,站在道路兩旁,人多到排出了兩三裏外。
先帝重視佛教,千僧會前的禮數也繁複,皇帝須在宮內沐浴焚香,更衣之後才能乘車前來。
因此以懸清寺大弟子觀塵為首,這麽多人安安靜靜地等了小半日,才在臨近午時等來了浩浩****的隊伍。
馬車行至石階前,卻無法載著皇帝上山,聖上隻好下了馬車親自步行。
元徽帝今年三十四歲,春秋鼎盛,又愛圍獵,自然健步如飛,可憐了身後一群養尊處優的皇親國戚隻得咬牙跟上。
觀塵跟在皇帝身後兩步的距離,兩人之間本不該如此沉默,然而一路上他不說話皇帝也不開口。
他不禁想起了先帝,太祖與這位元徽帝截然不同,一見到懸清寺的人便打開了話匣子,極愛談天說地。登山時登得無聊,便要隨手指一棵樹或一株花草問他品種,問煩了便又提到佛經,讓他一邊登山一邊給自己解惑。
而元徽帝還是皇子之時,每次來懸清寺都像是靈魂出了竅,身體自個兒履行聖意,心思卻從不在這座山上。
觀塵雖然不想打斷元徽帝的神遊,卻實在無法忽略後麵那些似有若無的痛苦喘氣聲,不得不開口:“陛下,前方有一座涼亭,可供歇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