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顧既明相互告別後,楊晏就自己走向了家的方向,他媽現在應該還沒回到家。推門一看,果然,是他爸在燒飯。
楊晏的爸爸楊凱是個很普通的中年男子,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沒有禿頭,是一個一看就知道脾氣很好的男人。
多虧,楊晏長得像他媽。
楊晏進門換了鞋,第一句就是:“晚飯吃什麽?”
他爸在廚房裏忙得熱火朝天,秋初的天還有點熱,因為油煙機的風扇,楊凱一開始還沒聽到楊晏的問題,楊晏問了第二遍,他才反應過來:“反正是你愛吃的。”
“今天上學怎麽樣?還行吧,難不難,有沒有題目不會做的?”楊凱一連好幾個問題,他和兒子也就這會兒能說上幾句,等吃過飯後,就很難再有什麽交流了。他兒子現在醉心學習,就連他以前最喜歡打的遊戲都不怎麽玩了。
這是好事,就是楊晏現在天天讀書,說得話也少了,不如以前活潑。
楊晏一一回答:“還行,今天主要是講開學考的題目。”
“哦,對了,班上轉過來一個新同學,男的,總校來的。”楊晏覺得這個該和他爸他媽說一聲:“現在暫時是我的同桌。”
楊凱對於什麽總校分校的沒什麽概念,當年楊晏能考上高中都是家裏替楊晏燒了高香祖上積福,才讓他滑線溜進三中分的。而現在,楊晏在三中分名列前茅,換個說法那就是奇跡。楊凱現在對楊晏沒什麽要求,好好讀書,不要早戀,保持現在的成績考個普通一本就行。
“人怎麽樣?”楊凱問。
楊晏想了想,找到了幾個合適顧既明的形容詞:“挺好的,蠻有趣的,就是接觸了以後,發現他好像智商不太高的樣子,成績不太行。”
楊晏為他爸找了一個參考範本:“就是總校版宋遇河。”
又想起了顧既明十二分的曆史,再度補充:”可能成績還要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