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至誠出生在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家庭,身邊的親人朋友對於哨兵和向導都知之甚少,他們隻知道這是一群保家衛國,值得尊敬的人。林至誠的父母逢人就會炫耀自己的孩子即將成為國家棟梁,即使家庭條件不算富裕,在學校讀書期間,他們也會挑選最貴最好的生活用品給林至誠帶上,每隔半月就要問問錢夠不夠花。
林至誠想,爸爸媽媽是想和他說說話,但是他們好像已經成了兩個世界的人,沒有了共同話題,所以隻能反複詢問他,錢花完了沒有,還有沒有什麽缺的東西呀。林至誠也不知如何與父母聊一聊關於自己的事情。他們眼裏的驕傲,在哨兵的世界裏,不過是最不起眼的吊車尾罷了,他沒有資格成為父母所期待的英雄。
哨兵的精神體大多是食肉動物,他們之間似乎也遵循著自然界弱肉強食的法則,每個人生來上限已經被決定,十八歲依然沒有突破A級的林至誠知道,他這輩子很難再有所精進。
哨兵的世界以實力說話。林至誠被欺負的時候沒有想過反抗,很少有哨兵會同情弱者。不過在得知他們的新教官是江珩時,林至誠無望又無聊的生活中難得迸發出一點期待。
江珩是和他完全相反的人,他是天之驕子,是英雄,是所有哨兵究其一生的目標和夢想。林至誠並不清楚他在期待什麽,他好像一個困在黑暗隧道裏太久的人,忍不住要從那團最耀眼的光裏汲取一點點力量。
那個春節之前下了好大一場雪,身為北方人,林至誠在大雪紛飛的下午找到了一點仿佛回家的熟悉感。不過,僅僅過了一個晚上,這場雪就已經化得差不多了,父母給他寄來的嶄新的水杯、書本和包也全都不翼而飛。南方的冬天存不住雪,就好像哨兵的世界裏容不下他。
在此之前,林至誠並沒有被江珩注意到過,他不會對此感到失望,沒人規定強者有義務拯救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