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客人, 李穆之子李惟簡才從屋內出來,他對自己的父親說:“爹的這個學生看起來不太穩重,另一個學生似乎要沉穩一些。”
李穆微微詫異:“你認為薛吉比沈繼宗穩重?”
李惟簡頷首:“兒子說句實話, 沈繼宗更像盧翰林, 頭腦靈活、花言巧語,更會投機取巧。”
李惟簡不是很理解他父親這麽謹慎的人, 怎麽會收沈霽這樣跳脫的學生。
李惟簡之所以這麽說也不是無的放矢, 因為盧多遜此人向來會投機取巧,他在升任翰林學士之前當過史館修撰, ——此前說過,史館是昭文館、史館、集賢殿三館之一, 史館修撰的工作主要是編撰每個月的日曆,這活可不是隨便一個人都能幹的,必須得文辭敏捷、博聞強記、天文地理都有所涉獵的才子才能勝任。
因為在史館辦公,所以他可以接觸到史館的藏書,為此每次趙老大來史館看書, 他便讓人悄悄記下趙老大看的是什麽書,事後他將該書背下來,等趙老大問他問題時, 他就能很快地回答上來,因此頗得趙老大信賴。①
這種行為在李惟簡眼中便是投機取巧, 就好比參加科舉, 他提前知道題目, 最終拿到了榜首, 也不會有人認為這是他的真實才學。
李穆笑了笑, 道:“看人不能看表明。你認為薛吉沉穩, 那是因為他的心思並不在學習上, 所以我教導他的時候,他明麵上聽著,卻沒聽到心裏去。你認為繼宗跳脫浮躁,實際上他對自己的學習計劃與方向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你絕對想不到,半年前的他還隻是一個連《論語》都背不出來的紈絝,如今已經可以和我探討義理了,很快,他便會趕超你了。”
李惟簡這才收起對沈霽的輕視,變得慎重起來。
——
沈霽和她這位老師的兒子相處不多,對他的印象也不深刻,自然不清楚他對自己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