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平寧港的夏季來得很反常,八月了還籠罩在陰晴不定的天氣裏,出門前眼見著大太陽,沒走幾步,烏雲就遮蔽了大半的光線。
“天要下雨,下大雨。”賣豆花的阿嫲用著不流利的普通話說。
季繁雲聞聲收回視線,不再觀察那一片烏泱泱的雲層,低了頭看向阿嫲,問她:“您是不是要趕緊收攤?”
“趕緊趕緊,要回家的。”阿嫲利索地把四杯豆花打包好遞給季繁雲。
季繁雲接走東西,一邊拿著手機掃貼在擔子上的二維碼付錢。
阿嫲挑起擔子阻攔:“你給一半錢就行。”
擔子兩頭的編織藍裏裹著兩鍋阿嫲自己煮的甜豆花和石花膏,阿嫲賣這個東西賣三十幾年了,從幾分錢一碗到現在的兩塊錢一杯。
季繁雲每天在這個時間都能聽見她的吆喝聲,幾次下來也摸索出一樣的口音跟她對話。
阿嫲佝僂著背,眉目十分慈和,臨要走了,又喊著季繁雲,叫他“小乖”,囑咐道:“你都長這麽大了,你媽還打你嗎?不要怕那個壞女人,不要給她錢,你要去讀大學,多讀書,出息了以後別回來……”
季繁雲恭敬地點頭,連連說“好”。
他目送著阿嫲離開,笑意才漸漸淡下來。
季繁雲是演員,童星出身,剛剛阿嫲喊的“小乖”是他小時候演過的一個角色。
七歲開始拍戲,演過孤苦可憐的棄兒,也演過霸道總裁的童年,至今十五年的戲齡讓他積攢下不少影迷,有嗷嗷喊他乖乖兒子、寶貝老公的年輕群體,也有不少像阿嫲這樣隻對一個角色入戲不懂怎麽區分劇裏戲外的老人家。
在如今更新換代迅猛如潮漲潮退的娛樂圈中,季繁雲無疑是最為出眾的當紅小生,而且是很難被定義的那一類年輕偶像。
十七歲以前,貼在他身上的標簽是“靈氣”,眼裏有光,能飛揚能悲情能黯淡,一部劇換一個樣,誇他小戲骨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