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獅雲就背著剩餘的山貨,彥梁則抱著那隻小鴨子,兩人一起下山了。
回到山洞,已經餓得饑腸轆轆。彥梁趕緊拉著獅雲開始準備早飯,今天又有新食材了,他特別高興。
將土豆、紅薯、芋艿混在一起放進鍋裏煮,彥梁擔心獅月第一次吃不習慣,又準備了一些肉,切成小塊和野菜炒在了一起。
自從吃過醃製後的烤肉,獅雲就對蔥薑蒜的味道上了癮,雖然嘴上不說,但是每次都會特別主動的將這些調味品洗好切好。
以前,在獅雲看來,把肉和野菜煮在一起就是暴殄天物。不僅野菜照樣難吃,就連肉都會沾上苦味。
現在卻養成了每餐必吃蔬菜的習慣。
還有就是彥梁經常做的油渣蔬菜湯,每次煉油都會剩下很多油渣,獅雲吃過之後還會剩下許多,彥梁便每天做一道簡單的湯,好喝又解渴。
土豆已經上鍋蒸了,彥梁拿出另一口鍋開始炒菜。
獅雲以前隻吃烤肉,一口鍋就已經足夠,但是現在每天還要吃大麥飯,就想辦法從部落裏換來了一口石鍋。
說起來,這個時代雖然落後,還沒有出現貨幣,但是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卻很常見。
大到部落之間每年一次的“換鹽市”,小到部落內部也有一些“手藝人”用自己的勞動成果換取食物。
彥梁最先遇到溮河就是因為他們剛從換鹽市回來,獅雲也經常用蔬菜換一些肉。
那口石鍋就是彥梁用二十斤肉換來的,部落裏有個獸形是熊的獸人,空長了一把子力氣,卻因為身體不太靈活沒辦法加入狩獵隊。
後來他就開始做石鍋了,拿肉換。
石鍋做起來很簡單但是非常費力氣,食物充足的一些獸人自然不介意直接用現成的。
因此,那個獸人的生活也變得好了起來。
當然獅雲很窮,但是他沒有獸形,力氣比彥梁是大一些,但是遠遠比不過其他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