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陽殿中,貴妃同幾個宮女一起,為重明太子預備離京的衣物。
“眼看就要過年了,這會兒偏叫人出京,連個安生新年都過不了。”貴妃眉頭緊皺,一會兒挑剔這件皮子不夠厚,一會兒挑剔那件緞子不夠軟。
陛下坐在外間喝茶,道:“他是去平定暴動的,又不是去遊山玩水的,輕裝簡行就夠了,不必帶那麽多東西。”
貴妃冷笑一聲,“你當人人都是你,重明可比你金貴。”
陛下搖搖頭,不說話了。貴妃雖不大情願重明出京,但也知道,他這次去平定暴動,一來接觸兵權,在軍中立威,二來在民間揚名,哪一樁事都比在京中過年重要。
貴妃忽然想起什麽,“那郗真呢?郗真跟他一起去嗎?”
陛下搖頭,“郗真要回郗氏,推行均田法。出了京城,他二人便分道揚鑣了。”
貴妃兀自沉思片刻,也沒說什麽。
陛下放下茶盞,走到裏間,道:“有樁事要告訴你。”
貴妃看了陛下一眼,“說吧。”
“等到宣氏女的孩子出生,朕想交給你撫養。”
貴妃動作微頓,“宣氏女的孩子?”
陛下點頭,宣氏女畢竟投誠了重明太子,若真殺了她的孩子,她難免心有怨懟。
何況陛下也舍不得這個孩子。
“她聽聞朝中有女子為官,所以想要改名換姓入朝為官。至於這孩子,”陛下道:“她說,孩子是皇子,與她無關。”
貴妃聞言,道:“倒是個心有成算的。”
她看了一眼陛下,“不過,你把孩子給我養,就不怕我把孩子養死了?”
陛下笑了一聲,道:“你若不養,那便交給重明。”
說著,他們兩個都沉默了。重明一心都在郗真身上,後嗣之事怕是不好說。宣氏女的孩子留下來,也算是有備無患。
貴妃眉頭仍然緊緊皺著,倘若重明真的無後,日後是宣氏女的孩子得了皇位,那皇帝就與她姐姐一點關係也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