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延坐在房間裏, 絞盡腦汁思考指揮官日誌。
雖然在軍校時,宿舍裏的機器也是學長學姐們代代相傳下來的,可和這台一比較, 顯得先進了許多。
這台機器上了年紀,觸屏已經不太靈敏了,時有卡頓,前兩天甚至錄到一半忽然崩潰, 鬱延便成了更崩潰的那個。
俗話來說, 鬱延是個行動的巨人, 語言的矮子。
讓他講一篇五分鍾的日誌, 他寧可出去跑五公裏。
軍校裏的日誌是上傳給各個學院的老師以及指揮官看的, 的確時不時會有人抽查,還會納入評分,學生們必須按時完成任務。
鬱延還記得自己那個室友, 經常困得都已經在**睡著了, 突然驚醒,跳起來衝到電腦前補日誌。
等到畢了業,正式入伍之後, 這些日誌則通過星網匯總到帝國軍部。
說是仍然會有人看,甚至陛下都會偶爾翻閱,不過在鬱延看來,這些大佬日理萬機,哪有這個閑工夫, 都是唬人的。
話雖如此, 他還是不敢懈怠。
哪怕有99%的可能性沒人看, 萬一自己就是那個被抽到的不幸的1%呢。
鬱延聲音慢悠悠的, 講龍巢附近的部署, 講巡邏小隊的勘測記錄,講訓練過程,每一個有進步表現不錯的士兵名字都要念出來,以拖延時間。
他還發現了另一個拖延的辦法:每件事情說完之後,神情嚴肅地盯著某處若有所思。
看起來似乎是在反思這件事,實際上就是用發呆的那幾秒填補空缺。
除此以外,他還在軍校的匿名版塊搜索過各種拖延大法,看著幾百篇帖子他就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大家都不堪其擾,啊不,是深受其困。
鬱延拿出以前學習理論課知識的精神,記錄每個帖子中總結出的要領,每天變著花樣地試驗,看哪種最有效……
……想他光明磊落二十幾年,從不走捷徑,終究在指揮官日誌上留下“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