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節陰幹, 秋時燕都蕭瑟,天穹一片望不見的灰塵。
梅園,負責每日在後山修枝剪藥的小廝, 拎了個小木桶和水舀仔細檢查各處藥材生長的情況。
後山專門空出地養種靈芝菌菇一類的藥材,因而小廝必須保證這一大片區域的泥土濕壤,巨樹成群,根端底部搖曳著許多圓圓的小傘帽。
這些樹都是給冒出腦袋的小靈芝小菌菇供應養分的大營養包, 小廝走完一圈, 又給幾株大樹剪了長枝。
最後小廝走到一片沒有生機的樹根群下, 附近一圈的靈芝都死成片了,唯獨一株細小幹癟的菌柄安安靜靜立在最裏頭。
它移植生在在偏背風一麵,又有巨木遮擋庇護, 可幹瑟的西風一吹, 就算隻是一陣輕微的風,都叫那細小的菌柄瞬間搖搖墜墜。
實在太脆弱了。
而就是這麽一株看起來風晃就倒的菌柄,居然存活了這麽久。
小廝幾次以為它就要隨那些枯萎的靈芝去了,每每一看,哪怕它的菌柄塌在濕潤的土裏,隔幾日都會緩慢生長起來, 再彎塌,繼而重新長起來,頑強程度讓小廝感慨。
梅園的人幾乎都知道後山上有一柱奇怪脆弱,但又頑強生長的小靈芝。
一時間梅園各地方的人啊, 負責打理後山的, 在其他藥園幹活兒的, 連掃柴屋的, 都慕名小心翼翼地到後山觀望一圈。
獨自屹立在空地, 連小拇指大小粗細都沒有菌柄,占據了一大圈的樹木作為它的營養包,可惜就是不長個兒。
小廝打理完後山的靈芝地,又轉去擺弄其他。
秋末冬初,燕都城內發生幾件不大不小的事。
市井小事閑談幾日就散了,而朝中流傳到集市茶樓的秘聞八卦,倒成為眾人取暖喝茶磕瓜子時掛在嘴邊的趣聞。
畢竟達官貴人距離普通百姓遙不可及,嘴巴碎聲竊議這些大官,仿佛小老百姓也參與了其中一件國家大事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