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我在北宋不差錢的日子

第46章 百萬貫

明遠抵達汴京的第三天, 按照心理預期,接到了老爹明高義的來信。

明高義在信中說了,他有一筆“大生意”要做, 因此等不到明遠抵京,先南下蘇杭去了。

這位“渣爹”在信中不無遺憾地告知明遠, 原本在國子監為他預留的“學籍”,已經不幸被其他人占去。明高義希望明遠能夠耐心在汴京城中住一段時間, 時時溫書, 等他不日從蘇杭回轉, 再替明遠安排。

這封信件通篇用的都是標準“楷體”, 明遠一看就知道是試驗方的手筆。

如此一來, 他在汴京,既不需要讀書進學,也沒有人管束,正好可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繼續他的花錢大業。

然而明遠偶然將這件事向種建中提及, 種建中陡然意識到自己這個小師弟在汴京城中無依無靠。

於是種建中異常認真地對明遠說:“遠之師弟, 隻盼我這次考試順利, 能得個京中的差遣, 往後在汴京就是我罩著你!”

明遠趕緊做感動狀, 眼波盈盈, 深沉地望著種建中:“彝叔師兄!”

種建中:“……遠之師弟!”

明遠:“家父給小弟留了十萬貫用作花銷……”

他沒好意思把自己需要在本地至少花一百萬貫的事說出來。

種建中:當我剛才什麽都沒說!

“……告辭!”

這家夥拉長著臉走開,自己回房溫書去了。

明遠在他背後捧腹偷笑了一陣, 但回頭想想, 有人罩著的滋味其實也不錯。

住在驛館的這段時間裏, 明遠將到京中來參加“銓試”的候選官員見了不少, 平時旁聽他人聊天, 或是與人隨口攀談, 也打聽來了不少關於“銓試”的消息。

這“銓試”,大概相當於基層公務員崗位資格選拔考試。

宋代官製相當複雜,沒有從業經驗的人往往會暈頭轉向。但說白了也很簡單。

大宋的公務員,每個人身上都有兩個標簽,一個是“本官”,另一個是“差遣”。“本官”大概相當於後世的職稱,“差遣”則是具體崗位。兩個標簽,共同決定了官員的官位高低和職權範圍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