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我在北宋不差錢的日子

第54章 百萬貫【加更】

明遠尋訪畢昇之際也沒想到, 此時距畢昇已過世已有近二十年。連他的長孫畢文顯,也已經是一個四十多歲,自稱“老漢”的人了。

按畢文顯所說, 畢昇原是淮南路蘄州蘄水縣人, 少小離家,學得一手雕版製版的手藝, 是鄉裏有名的能工巧匠。但他生平一向背井離鄉,在外漂泊,隻有過世之後才由子孫扶柩回鄉, 葉落歸根,歸葬故土。

畢文顯介紹畢昇的時候, 一直盯著明遠,話裏話外顯得猶猶豫豫的, 似乎覺得明遠實在不像個手藝人。

“先祖父有一遺願, 想要將他的製版之術傳給後人。”

畢文顯衝明遠拱起雙手,詢問道:“敢問小郎君,可是為了先祖父的製版之術而來?”

明遠反問:“可是活字製版之術?”

聽見“活字”二字, 畢文顯陡然睜大雙眼, 臉上泛出喜色。

明遠又問:“令祖是如何製版的?”

畢文顯喜色頓去, 囁嚅著道:“我……我也不知道……”

原來, 畢昇在晚年時自創了一種新的“製版術”, 但是這種技術成熟後不久, 畢昇便在杭州過世,過世之時, 隻有長子畢嘉陪伴在身邊。畢氏四子後來齊聚杭州, 扶柩回鄉。

畢嘉不是製版工匠, 對於畢昇身後留下的製版術沒有半點了解。

因此畢家的子孫, 也並不知道先祖的“製版之術”究竟是什麽。

“難道……令祖沒有師兄弟,沒有同在刻印坊裏供職的同僚嗎?”明遠問畢文顯。

畢文顯搖搖頭,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與祖父共事的同行們……說祖父的製版之術太過繁瑣……”

明遠頓時皺起眉頭:怎麽會?

不過這說辭,倒是和他在長安城中與工匠們交流,對方的第一反應是一樣的。

“活字”印刷術,複雜在於前期投入,必須先製出若幹常用字的“活字”,才談得上能夠“活字”排版。在這番工夫花費出去之前,活字印刷術肯定沒有木雕版那般“立竿見影”,馬上就能上手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