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否極泰怎麽還沒來

第1章

對於福利院的孩子們來說,每當教室門外頻繁出現一對仔細觀察他們上課狀態的男女時,就意味著他們中的某一位即將擁有一個家。

他們從小被遺棄或者舉目無親,有時是院長給起名,更多的時候是在百家姓裏隨機起,一些稍大點的孩子也能自己擇名,等到了新家,很大幾率會得到養父母精心的起名,但如果是再大一點的孩子,就不再有那麽多機會了——孩子和寵物一樣,從小養才養得熟。

小裴記得,有一個姐姐曾經是很愛笑的,現在她已經很少笑了,她今年十歲,幾乎不太可能再被領走,一來是領養人不喜歡那麽大的,二來為了保護女孩子,她們領養條件更苛刻,隨著年齡的增長,能領養她的人寥寥無幾,最好的情況就是她十八歲即將脫離福利院那年考上大學,然後勤工儉學地念完學業,成為一個社會上隨處可見的辦公室白領。

今年是小裴在上茱福利院的第四個年頭,他自打記事起就住在了這裏,但連續四年都沒有人領養他,而每年的起名又那麽非常恰好的把他輪空了,導致他至今都隻有一個院長喝高了以後隨手點的姓。

第一年他還太小,院長滿心以為很快會有夫妻把他領走,便幹脆沒有起名。

第二年隔壁街道組織了人來替孩子起名,正值他蹣跚走路之際一跤跌進坑裏,在醫務室躺了三天完美錯過。

第三年來了個新手老師,收集花名冊的時候華麗麗漏掉了他,導致他又被叫了一年小裴。

今年是第四年了,小裴的短期小目標就是得到一個屬於他的新名字。

其實四歲已經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福利院的小班沒那種三門外語是標配小學奧數天經地義的壓力,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壓力,畢竟學習成績好才會有人喜歡,才有可能被領走,沒有哪對領養人會特地挑學習成績倒數的孩子。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