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門大比在即,整個玄清宗的氣氛都莫名躁動了起來。往日裏還算冷清的明霞峰,這兩日也多了許多人走動,或是弟子出關,或是曆練歸來。對於入門不久的小弟子來說,就是峰頭上乍然多了許許多多的生麵孔,回過頭來才發現,原來明霞峰的弟子竟有這許多。
當然,熱鬧也是分區域的,比如報名的半山廣場,亦或者比試切磋的比武台,這幾日都是人滿為患。而與之相反的是其他地方,比如後山的曆練場,這關頭就再也沒人會去。
隻有短短幾日功夫了,還去後山曆練做什麽?弄不好還得換一身傷回來。
大抵是因為少了弟子曆練騷擾,這兩日後山一片太平,就連最為膽小的靈兔也時常離開洞穴在樹林草叢間穿梭。比如此時,一隻靈兔蹦蹦跳跳來到溪流旁覓食,它一邊埋頭啃食著溪邊新生的嫩草,一邊將耳朵高高豎起,警惕著四周的動靜。
驀地,靈兔啃草的動作一頓,接著兩隻長長的耳朵微微轉動。它似乎聽到了什麽動靜,哪怕那動靜微乎其微,但生性膽小的靈兔還是警覺起來,並且迅速放棄了眼前的美食。
長長的後腿在地上用力一蹬,雪白的靈兔登時化成了一道白色殘影,迅速逃離了溪邊。
也就在靈兔離開後不久,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漸漸響了起來。響聲的源頭離得不遠,正是溪流旁的一片灌木林中。而後又等片刻,一隻巴掌大小卻渾身是刺的靈獸緩緩從灌木叢中爬了出來。它個頭不大,動作也不快,但那一身尖刺看著便不好惹。
沒錯,這正是一隻毒刺鼠,它外出也是為了覓食——和係統認知中的刺蝟不同,即便兩者長得確實很像,但毒刺鼠沒有晝伏夜出的習慣,不懼怕陽光也不膽小,相反還有些豪橫。
如眼前這隻毒刺鼠,便是大搖大擺從灌木叢裏出來的,出來後就用它便用長長的鼻子在空氣中嗅了嗅,很快發覺了逃走靈兔的氣味。可它個頭太小了,逃走的靈兔卻太大,即便正麵對上放倒對方對它來說輕而易舉,可這麽大的獵物它又吃不下,費力去追也是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