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預算之外

第20章

“我賣掉老家的一棟房子。”

李哲以這句話開頭,他駕車行駛在高架橋上,身邊的車輛稀零,路燈照亮高架橋,前方的燈火如橘,兩人仿佛為一團霞光所擁簇。

高架橋下是燈火通明的城市,城市在車輪之下緩緩展開,猶如一副畫軸。

林然坐在副駕駛座上,靜靜地傾聽李哲的講述,對於自己的事情,李哲以前一向透露得很少。

“我用那筆賣房款,以及我自己工作這些年的積蓄,去年,在本市買下一套房。”

李哲緩緩陳述,燈光不停掠過他的臉龐,他的五官時而深邃,時而明亮。

林然點點頭,心想原來是這樣,所以李哲能全款購房,而不必貸款。

“我小時候——六歲那年父母離異,我被判給父親,隨後,我又被送去鄉下的爺爺奶奶家,我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

突然聽到李哲主動提自己小時候的事,林然正襟危坐,他生怕漏過一個字,聽得特別仔細。

“母親改嫁,有自己的家庭,幾年後,父親……”李哲稍作停頓,而後才繼續往下說:“父親去世,我對父母的印象比較單薄。”

難怪,李哲會說自己算是某種意義上的孤兒。

長久的沉默過後,林然終於開口,問得小心翼翼:“李哲,爺爺奶奶去世時,你幾歲?”

他很害怕聽見李哲說那時他還沒成年,無依無靠,孤獨成長,心軟,聽不得這種事。

“我讀高二時,爺爺去世,一年後,奶奶也沒了,他們都是高齡老人,身上有基礎病。”李哲的聲音很平靜,距離長輩去世,也已經過去許多年了。

生老病死,本是自然規律。

“後來……”

林然望向李哲,低聲喃語,李哲回過頭來,林然問:“後來,你見過你媽媽嗎?”

從李哲的講述中,林然聽出來了,他對父母不親,用“父親”、“母親”去稱呼,而不是“爸爸”、“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