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柚子?
咬哪個柚子?咬柚子哪裏?怎麽咬柚子?
林見鹿知道他的信息素是柚子嗎?
對號入座和想象力過於豐富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過於自信的alpha不討人喜歡。
謝妄提醒自己。
“都去準備。”謝妄說,“我們兩小時後開始舞台錄製。”
音樂教室裏變得嘈雜起來,每個人都拿著自己剛打印出來的歌詞紙,嘰裏呱啦地練著聲。
攝影師在給每個人拍特寫,用來做剪輯素材。基本上鏡頭貼近過來時,每個人都會想盡辦法,表現自己的綜藝感。
隻有林見鹿,他站在窗台邊,淡淡地瞥了攝像機一眼,絲毫不在意。
不久後,舞台正式開始。
謝妄這才知道,林見鹿選的歌,歌名裏有柚子,歌詞卻跟柚子的關係不大,寫得很抽象。
這是一首民謠,十多年前的老歌了。
這波是他孤陋寡聞了。
第一場比賽的舞台是沒有氛圍場景的,少年站在舞台中央,嗓音幹淨。
“聲音好清新。”坐在謝妄旁邊的專業導師評委說,“這首歌適合他,林見鹿很會選,x大出來的學生還是很專業的。”
謝妄深以為然。
林見鹿的實力他最清楚,別說臨時換歌了,臨場支棱兩句原創都不是問題。
還好他剛才沒有過度解讀。
林見鹿的舞台感,在這個時候已經初具雛形,少年唱歌的時候,表情雖冷,目光卻與台下偶有互動。
比如謝妄,他就能感覺到,林見鹿那個目光,時不時地就會從他身上飄過去,再飄回來。
像小羽毛,在他心上撓,又像是小貓稚氣的爪子,在他的眼前晃悠。
揉進了歌詞的情感,少年的目光仿佛含情,像傾訴,又像是探尋。
一曲結束,導師和觀眾都在鼓掌。
謝妄正要用力鼓掌,側過頭時看見,自己的腦袋後麵,有一塊碩大的提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