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後的“運營者”究竟想做什麽?
解鎖物品的關鍵又是什麽?
解鎖物品有什麽用?
門開了是不是就就能回到現實了?
顧柏榮思考這幾個問題思考了許久。
既然他沒有收到任何指令,隻能憑借目前所掌握的星點信息去推測。
《尋光》是一款虛擬戀愛的軟件,他又穿成了一名虛擬戀人,合理推測,他要完成的任務應該與情感方麵相關。
再準確一點,既然他是梁星燈的虛擬戀人,那麽要完成的任務,應該與梁星燈的情感方麵有關。
難道是要討他歡心?
對於這個猜測,顧柏榮是不太願意相信並付出行動驗證的。
且不提他活了三十年,向來眾星捧月,隻有別人討好他的份兒,可沒有他討好別人的份兒。
再說了,在高中的時候,他和梁星燈的關係其實不僅僅隻是不熟。
實際上還有那麽一點兒微妙的不對付。
之所以說是微妙,是因為他們倆沒有明麵上的過節,但顧柏榮就是知道,梁星燈不待見他。
梁星燈高中的時候,素來沉默寡言,表情極少,要是他真討厭某個人,其實不太看得出來。
而顧柏榮是怎麽發現的呢?
這得提到某次體育課了。
那是一個酷熱的夏天,下午第一節 課,正是一天中溫度最高的時候。偏偏體育老師來晚了,操場上所有的陰涼地都被其他班占完了,顧柏榮他們班就隻能站在陽光下。
滾燙的陽光舔舐著人們**出來的每一寸皮膚,顧柏榮怕熱,又愛出汗,隻覺得自己宛如一根被暴曬的雪糕,粘膩又潮濕的汗液順著臉頰劃落的時候,就像極了是他正在融化。
衣服和頭發黏答答的粘在皮膚上,顧柏榮甚至可以聞到自己身上汗液的味道。
很沒形象,非常埋汰。
體育老師十分仁慈,看天氣比較熱,沒有讓他們做運動量大的動作,隻是讓按學號兩兩一組做坐位體前屈,互相拉拉韌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