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單鈺向明景安舉薦了鍾秀才之後,更是將官衙裏的日常工作全部交由鍾秀才打理,若是有確實欠妥的地方才出麵指點一二,儼然是已經做好了放手的準備。
這段時間鍾秀才的能力功績眾人有目共睹,其中雖也有遇到個別不服的,單鈺在眾人麵前義正言辭地一番敲打之後,官衙的上上下下對秀才更是服帖。
明景安作為一府同知做事雷厲風行,僅僅隻過去了三天,同知府的官差就給他送來了府令。
單鈺率官衙上下,跪地奉命接旨。
官差笑得一臉諂媚,“單大人,同知對您可是萬般信任,這份福氣著實令人羨慕不已。”
單鈺將一個荷包塞到官差手中,回以同樣的笑容,“下官年輕,還望多多指教。”
“自是好說。”官差心滿意足地領著人大搖大擺地走了。
-----
得知單鈺即將離開,平河裏許多人都為他踐行,這幾日裏的散夥飯是吃了一頓又一頓,單鈺待人親和,不端架子,為人處世既能做到長袖善舞又可做到不失原則。
在眾人眼裏,他最大的特點便是樂於助人,隻要是在他能力範圍之類的,能幫則幫,一幫既成。
例如幫助鍾秀才之舉,至今為人津津樂道。
這天,鍾秀才將單鈺送至平河郊外,依依惜別。
鍾秀才拱手,“大人的知遇之恩,小人沒齒難忘。”
單鈺淡然一笑,“本就是你做好了十足的準備的,否則,即使我要舉薦,也拿不出足夠分量的依據,又如何能使同知大人信服呢?”
鍾秀才的腰彎的更深,“小人慚愧,若是以後大人有需要用到小人的地方,小人必定全力以赴,必不辜負大人的信任。”
單鈺將他扶起,誠摯道,“我非有對你所圖,也僅僅隻是向結一份善緣而已。你我就此別過,若是以後有緣,必然還會相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