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偷風不偷月

第39章

電話掛斷,楚識琛沿著人行道往前走,錢樺的一番話振聾發聵,然而“上班”的哲思還未參悟,他又要加班了。

別的事情也就罷了,偏偏是計劃書,關乎亦思,就算項明章是薑太公釣魚,他願者上鉤。

不到十分鍾,楚識琛步行到波曼嘉公寓。

他不止來過一次,熟門熟路,但兩個人不久前才發生過親密行為,大晚上來家裏,多少有點打破距離。

楚識琛進了門,項明章並不驚訝他來得這麽快,直接說:“去書房。”

公寓的書房很大,三麵書牆環繞,空白的一麵豎著一張白板,上麵筆跡濕潤,寫著計劃書的補充內容和修改建議。

項明章問:“你記不記得李藏秋在會上提過,要把握機製的‘粗細’。”

楚識琛說:“記得。”

項明章又道:“你提出退款是為了規範亦思的業務操作,我選擇支持,其實還有更**的一個原因,這項機製一旦設立,亦思的成交量會明顯增加。”

表麵來看“退款”機製會壓縮業務部門的話語權,從而增大簽約難度,但跳出這個小範圍,亦思和客戶的交互曲線一定是上升的。

楚識琛腦子一轉:“好比兩家店,一個問題商品保證退還,一個條例空白,消費者大概率會選擇前者。”

“是這個道理。”項明章說,“內部規範,外部增益,達到一定積累後實現良好循環。”

楚識琛立刻道:“那天隻有研發部明確表態,業務部門一聲不吭,如果他們明白‘退款’對自己更有利,應該會支持。”

項明章說:“所以這份計劃書需要達到這個效果,因為一項製度再完美,執行的人不認可,都是白費。”

楚識琛點點頭:“那‘粗細’怎麽界定?”

項明章拿水筆在白板上畫了一道,左邊寫上“粗粒度”,右邊寫上“細粒度”,將計劃書涉及的方方麵麵進行劃分。